图书工作室 讯:
相似的案例还有磨铁图书,其特意安排沧月和南派三叔两种风格迥异的作家一起签售,意图制造“混搭”效果,都是通过强强对话聚集人气。
招式5:书模走秀别样风采
每临大型的图书展会,都可以看到一些“书模”走秀。“书模”在业内尚未形成影响力,这与出版单位的传统营销理念以及文化内涵诉求有关。正如同当初“车模”一样,支持、批评、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难以统一。可现如今,车展若没有“车模”,人们一定感到大不适应。反观业内,目前国内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一本新书出版后,如果没有独辟蹊径的宣传,将很快淹没在茫茫书海中。“书模”的出现,显然是出版单位在介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中,寻求营销卖点的一种有效尝试和广告策略。
在海南书博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模”令人眼前一亮,招揽了大批读者的驻足围观。“书模”的眼球效应,能否有效发挥甚至成为潮流,恐怕还不应武断的作出评定,仍需要看读者是否为此埋单。
出版单位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宣传战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例如饶雪漫在宣传图书时,就有意识地引入“书模”,步入娱乐化方向发展——无论是书中内文配照还是新书预告片,其都邀请模特界的新星来拍摄。例如武汉大学的“校花”吴倩,其在2010年拍摄的一组名为《深秋自HIGH集》的照片在网上疯狂流传,2012年吴倩被饶雪漫启用,成为她的御用书模。凭借自己甜美的外形和清纯的气质,吴倩的身影开始在多部影视剧中频频出现。不仅是青春文学,莫言的《蛙》在举行发布会时,主办方也大胆采用了“书模”,现场赢得一片喝彩之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