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2014书业10大关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蓝有林 孙珏 刘海颖
随着社会消费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书业自选题策划到销售推广都发生了众多变化也面临新的问题。为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根据当下出版业内外人士普遍关切的话题,梳理了今年以来最为突出的热点,提示国内出版乃至国际出版可能突破的方向,蕴含着中国出版前行的力量。
书业财税优惠续力——还不够
事件
2013年年底,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出台《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宣传文化事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作适当调整后延续。此次调整最大的亮点在于,以前对于新华书店的增值税与营业税优惠政策扩展到所有实体及网络书店,此举意味着业界呼吁多年的实体书店免税政策终于落到实处,书店5年内不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时刻新政的出台无疑为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关于动漫产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也同期发布。
回顾从2003年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从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管理体制的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到鼓励电影及动漫产业的发展等,塑造了一大批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主体。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为起点,财税部门已经连续出台4个版本针对宣传文化口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2个版本的动漫税收优惠政策以及2个版本的针对宣传文化口的企业所得税与房产税等的优惠政策。这些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大有助益,对于减小改革的阻力,对推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与产业的繁荣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