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京东出版”一经入市,即刻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其实,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对于传统出版行业的介入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出现苗头——当当网与作家蒋一谈签约,推出售价为0.99至2.99元的单篇电子书,又与郑渊洁共同策划推出《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儿童安全百科》、《郑渊洁亲子美绘本》等图书。而最近有消息称,除了直接与作家签约,当当网还成立原创事业部,事业部成员包括博易创为、梦工厂等班底。加之京东出版今年以来的高调亮相,业界对于电商介入出版的关切度自然不断升温,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为松、接力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黄集伟、中信出版社副社长汪媛媛、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营销策划部主任王磊等诸多业者都先后围绕这一动向发表了看法。综合看来,业者的讨论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按需定制”的电商出版是否可以成就图书出版的最佳模式。对于这一点,业者认为,依托于大数据,电商在打造畅销书方面可能更具优势,有利于以更高效率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但是在文化品牌的树立、社会效益的创造特别是对文化传承事业的贡献度还有待观望。二是电商出版对于传统出版而言是否是对立性分羹甚至是颠覆性变革。早在2011年,亚马逊直接与作者签约,推出纸质书和电子书,其高管更曾直言,出版商倒闭是大势所趋。对于国内电商渐入出版的趋势,国内业者认为,对内容的发现、挖掘、整合、聚拢和包装并不简单,并不是把作者和读者直接联系起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传统出版社的专业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取代,而是在产业链条中保留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作用。京东集团副总裁石涛也曾表示,与出版社出版之间不是一个互相替代的概念。事实上,从“京东出版”以项目负责制的方式与新世界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书《大卫·贝克汉姆》,到前不久与青岛出版集团推进的战略合作,都表明电商和出版社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虽然两者间的深度合作可以将产品开发推向一个更高阶段,但是也有人士认为,电商和出版社合作出书的模式成为主流不太现实。总体来说,一个向好的声音是,电商介入出版有利于提升市场的活跃度,让市场更加成熟,比如“用户为王”的选题流程再造,比如竞争导致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脚步。
“京东出版”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电商巨头正式踏入图书出版领域:原本处于销售一环的电商,直接参与到策划、编辑流程中。首本书《大卫·贝克汉姆》的选题确定,首先来自京东1700万用户的大数据。这也表明,京东自出版的方式和最大优势是,以京东自身的数据积累和用户消费习惯来进行分析,推出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这种针对消费群体进行“定制出版”的模式,被解读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图书生产模式,展开了图书出版市场上的一个全新方向”。而从“京东出版”亮相几个月以来的表现和未来筹划来看,这一出版力量正处于强势拓进的状态,在改变生产方式和行业各链条参与者关系的同时,也给书业竞争生态带来了未知。
出版业涉足在线教育——有潜力
事件
2014年5月8日,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爱课程”网与网易公司联合建设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开通。全国高校可通过此平台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首批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16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陆续上线课程达56门。“中国大学MOOC”将根据成绩,把证书分为合格和证书两类,未来将逐步探索本地化功能和模式,将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学分、就业等紧密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