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除却“作家墙”的形式,出版机构较常采用的营销方式还有设置专架展示名家名作,例如人民出版社的朱镕基作品专架、科学出版社的启功作品专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专架等。此外,不少出版机构还通过作家的照片或视频,加深观众对作品的关注度与影响力。例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使用学者于丹的巨幅照片,推广《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重点品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使用胡适的巨幅照片,宣传《胡适年谱》。
与“作家墙”相似,在2013年喜迎社庆60周年的化学工业出版社,则以一面涵盖编印发等各部门员工笑脸,辅以出版社领导寄语、新老编辑感言、经销商及读者真切感受的“笑脸墙”,吸引了很多经销商与读者驻足,合影留念。据介绍,笑脸墙一是为让客户感受到化工社笑迎八方客的热情,二是寓意化工社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与每位员工和经销商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人文关怀和社店共融的理念。
在一些思维开放的出版机构看来,“视频”正在成为图书推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作为一个“载体”提供了许多独特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针对中原作家群体制作的宣传片也是滚动播放,声势浩大,令人驻足;明天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循环播放杨红樱的宣传片,吸引读者和客户的目光。类似的视频应用也值得期待。
作家和作者,对于出版机构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某位作家往往能够决定一些小型出版机构的生死存亡。旗下签约作家和作者的质量高低、数量多寡,往往展现了出版机构的综合实力和自身品位。因此,如何营造作家、作者的品牌效应,为重点的作家、作者做出重点的展现,也是为出版机构自身形象做的必要营销。
招式3:书目设计要讲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