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5 死于盈利模式单一
只靠卖书赚取差价利润太小了,图书盈利模式将更加多样化。
当下的出版机构,大半维持着多年一成不变的盈利模式:出书、卖书,投入、产出,从卖书中赚取差价。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现在图书单品销量有日益下滑趋势,库存书不断增加,传统出版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开发卖书之外的新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出版从业者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单纯靠卖书,利润实在是太小了。比如正常出一本小说,利润可能也就三五万元,但是如果售出影视版权,就可以有十多万乃至几百万的收益。多一些盈利的可能,出版商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2013年3月的《中国编客》总结了图书创新赢利的11种模式,分别是:开发数字版权、改编影视作品、改编动漫产品、开发网络游戏、输出海外版权、开发广告收益、开拓培训市场、量身定制产品、开发不同版本、开发创意产品和开发周边产品。归纳起来,大概是四个方向:一是深度开发版权价值,出售影视、动漫、游戏、数字版权和海外版权等;二是向外开拓,不是靠版权赚钱,而是把书当成载体,靠它来吸引广告、开展培训等,实现增值;三是定制产品,满足特殊用户需要;四是开发创意及相关产品等。当然还会有更多的盈利模式,等着有心人去开启。
6 死于畅销书
没有做市场书经验的出版企业,绝不要轻易去尝试畅销书。
某传统出版社,意识到面向市场是未来的方向,于是决定做市场转型。这思路其实是对的,但问题在于,该社的市场转型,是从“要做一本畅销书”开始的。也就是说,原班人马,没有任何做市场书的经验,就决定要去做一本畅销书,结果就悲剧了……
该社花重金签了一位主持人的新作,签合同是50万册首印。他们做了调研,该主持人的书,曾经有百万销量。但问题是,该主持人最近几年已经很少露面,知名度下滑,同时连续出了几本书之后,读者也没有了最初的好奇,50万其实是个很冒险的数字。具体的操作人又不懂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本书只卖了四五万册,出版社赔了好大一笔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