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童书妈妈三川玲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与读者互动,她经常在公众号上发布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文章,推荐相关书籍,有了一大批订阅者。她自己编辑出版的图书,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推荐后,很快就会成为热销书。
12 死于一本一本做书
每本书都是一个产品,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策划、渠道、营销和资源,根本没有可能做好。
一位编辑朋友,一年做了10本书,涉及方方面面:青春、励志、官场、亲子、历史……可以判断的是,他这10本书,基本没有哪一本是能做好的;他所在的出版企业,肯定也是一个不着调的企业。
原因很简单:这样一本一本地做书,成本其实是最高的。每本书都是一个产品,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策划、渠道、营销和资源,根本没有可能做好。
我们传统的策划,往往就是一本书主义。这倒也未必就是错的,有些书,作者或主人公很大牌,能有很大的销量和利润,那一本书就值得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但如果不是,就应该做“一个产品线”而不是“一本书”。要事先做好调研规划,这个类别的书,整体市场情况怎样、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势劣势、你有哪些优势劣势、你的目标读者是什么样的人、多大岁数、收入水平、购买习惯、购买心理、你怎样抵达他们,以及相应的,你需要什么样的定价策略、什么样的装帧设计。一切都了然于胸,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节约时间、精力和成本,才能做出特色、做出优势。
13 死于考核失当
以造货码洋考核编辑,自然容易造成大量库存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