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1 死于抗拒商业逻辑
成功的出版人,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
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但它同时也是商业行为。做出版要同时符合两个逻辑:文化的逻辑、商业的逻辑。但在许多出版人的思维里,文化与商业是天然对立的。他们会认为,出版是一个特殊行业,出版是做文化,文化是清高的,不能谈钱。出版是一种理想,身为理想主义者,就应该不言阿堵物,含辛茹苦,固守清贫。那些能赚钱的书,都是媚俗的、浅薄的,绝不值得仿效,相反,还应该批判。持此思维模式做出版,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商业是一门大学问,努力去学尚且不够用,何况你骨子里抗拒它?
我一直对“出版是特殊行业”这个说法持有看法。哪个行业不是特殊行业?食品、医药、保健、母婴产品,甚至是生产卫生巾,哪个行业不特殊?但它们都需要符合商业的逻辑,才能生存、发展。不管一个行业有多特殊,只要是商业行为,就得遵循商业的逻辑,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即使是纯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本书卖得越好,自然影响力越大,文化传播越成功。总是做一堆卖不出去的书,不仅在商业上是失败的,在文化传播上也是失败的。符合商业的逻辑,其实也是文化传播的保障。
无论是古今中外,都可以举出许多文化、商业兼顾,二者都做得很成功的例子。我们如果有兴趣去了解一下那些出版大家的事迹,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真理:成功的出版人,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对待文化是认真的、虔诚的,但他们把出版当成一门生意来经营,又是内行的、娴熟的。
我国台湾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陈颖青在其著作《老猫学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中写道:“在商业上成功,并不是意味着你一定要做肤浅媚俗无聊跟风的东西;刚好相反,你大可以做严肃高深不同流俗的作品,然后依然可以在商业上成功。这个世界上严肃规矩的出版物多了,没有任何出版法则规定说做那些书一定会赔钱。”
2 死于赊销代销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