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同时,在国外专业书定价往往数倍于大众书定价。以英国为例,法律、医学类专业书的定价,甚至是大众书的10倍——这是有道理的。专业领域受众群体小,即使畅销,其销量也无法与大众书相比。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给作者以较好的回报,所以定价一定得高。而我国的图书,专业书定价与大众图书相差得并不多。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认为,目前大众图书的毛利润率已远达不到20%,净利润就更少得可怜。因为毛利润里还要扣除以下费用:首先是退货,目前大众图书的平均退货率约为20%左右;其次是2%的污损书处理;再加上出版社的人工成本,包括编辑、管理、营销宣传经费;最后还有税收、物流等支出。经过层层筛除,大众图书出版的“油水”几乎被吸干抽光:“我们1.6个亿的总码洋,只有600万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约为3.75%。”大众图书如此,印量偏小的专业图书就更不用说了。
定价越低,利润就越薄;利润越薄,就越无力回馈作者,好作者就大量流失;利润越薄,出版从业者的收入就越少,优秀人才也会大量流失。
但是提高图书定价也需要十分谨慎。2013年4月的《中国编客》做过一期特别策划《合理提高图书定价的13种技巧》,其中有根据消费能力和习惯去定价、刚需图书应该标高价、做精装本提高定价等,可供参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