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出版企业的26种死法(上)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086    时间:2014/5/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其实所有的营销活动都有一个衡量标准:投入产出比。购买转化率高的营销才是好的营销。从这个角度出发,营销就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策划开始,出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围绕营销做文章。成功的营销要调动所有的资源,形成全盘的运转体系。要转变传统的“营销=发稿”思维,寻找更有效的营销方案。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营销方案,不能千书一面,但有一点是共通的:离读者越近的地方,就越值得去做营销。以培训类图书为例,在大众媒体上发书评、做广告,就不如打入名校校友会、为作者培训做服务效果好。

  9 死于没有内容积累

  出版社必须改变取得内容的商业模式,从5年合约转变为长期持有。

  又是一个吊诡的现象:出版是内容产业,但出版企业其实并不真正拥有版权,只是拥有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

  目前出版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是版税制:与作者签约、付版税、出书。书的财产权属于出版社,但是内容的著作权属于作者。出版企业通常只是持有5年左右出版期限的合约,并不实际拥有内容。

  这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机制。出版社付出了策划、编辑、版税等昂贵的前置成本,却无法真正拥有内容。一旦合约期满,作者不再续约,前期所有投入都得清零。只要作者决定不再合作,出版社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生意,出版社因此就无法存活。

  而事实上,合约到期,作者不再续约这种情况相当常见。某作者到某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书时,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者,出版条件也就签得很低。但是由出书开始,这个作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开始各处开专栏、做节目、做培训,身价迅速提升,书销量也水涨船高。合约期满前,出版社专门与该作者沟通,想续签合同,但是作者提了一个很高的版税和保底印量,出版社根本不可能达到。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作者另投别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社区书馆生存方式调查(上)

  • 下一篇文章: 少儿图书馆采购更需防盗版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6]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3]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7]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4]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8]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4]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