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近几年来,相继倒下的著名书店还有北京第三极书城、风入松书店,上海诚品、季风书园等。
由于业内普遍实行的赊销代销制,使得几乎每一家书店倒闭,都会给出版机构造成巨大损失。龙之媒用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体面告别”,处理库存图书,清理与出 版机构的账目往来,但大部分书店都做不到这一点。光合作用关门时,多家被欠款出版商登门抢书,斯文扫地至此,真是让人不禁掬一把辛酸泪、同情泪。
没有倒掉的书店,业务也在不断萎缩。许多书店开始变身为快餐店、咖啡馆的附庸,各地新华书店卖书的店面也在萎缩。某省新华书店,超三分之二的店面都租给了快餐店、文具店等,用于卖书的面积不足三分之一。
而貌似红火的网上书店,其实也不容乐观。当当网高级副总裁姚丹骞曾在一次发言时表示,当当网占一般图书零售市场的比重超过了30%。但如果和其他网购物 品相比,书依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另据业内人士称,对于像当当网这类综合性网上购物中心来说,图书的利润空间极小,之所以卖书,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流 量,增加客单量。有内部消息称,某大型购物网站已经在考虑取消网上书店。
不过,渠道萎缩是出版业衰败的征兆,却也可能成为出版业进行结构调整的转型契机。长期以来,出版企业养成了“渠道依赖”,离读者越来越远,大家眼里只有 渠道(经销商),没有读者。而渠道萎缩会逼着出版企业重新以读者为上帝而非以渠道为上帝,研究读者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呈现形态。另一方面,出版企业也 需要开拓更多的渠道,甚至包括建设自己的旗舰店。在策划产品时,也需要针对不同渠道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中国编客》2013年11月特别策划的 《下游推动上游终端决定前端——渠道是怎样影响图书产品的?》内容与此有关,可作参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