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其次,书的本质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但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流动着海量的信息,随时在更新变化。纸质书制作周期过长,等到书上市时,很可能有些东西就已经过时了。这对于出版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第三,过长的出版周期,也使得出版从业者时间观念不强、流程管控能力不强。整体来说,媒体人的时间观念要比出版人好一些,因为媒体到时间就要出刊,不可能拖延;而图书出版,延期算是很正常的事吧。
26 死于产权保护不力
盗版泛滥不只损害出版人和著作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在损害读者的利益。
2013年5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声明,暂停其两本畅销书《看见》和《文学回忆录》对亚马逊中国供货。原因是,从4月下旬开 始,贝贝特工作人员发现,原本在亚马逊中国日销量近千册的《看见》,突然滑落至仅一两百册;而亚马逊中国默认的第三方销售渠道购买链接中《看见》和《文学 回忆录》的售价都在6折以下,怀疑为盗版。在取证中,他们发现从亚马逊中国第三方销售渠道购买到的25册《看见》中有24册是盗版,10册《文学回忆录》 中全是盗版,而且均无法提供发票。
盗版给 出版行业造成的损失,是大到让人震惊的。曾有人估计,一本畅销书,盗版与正版的比例是2:1,也就是说盗版分流了三分之二的销售量。盗版泛滥不只损害出版 人和著作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在损害读者的利益。出版商在运作图书项目时,已经不得不提前把盗版的损失计入成本,结果导致正品价格提高,降低市场竞争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