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精准定位,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也是一条出路。在未来,可能没有所谓的大众图书,而只有针对各类细分读者群的分众图书。出版人要对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有充分的了解,知晓他们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购买心理、购买习惯,制作出他们需要的图书。
15 死于数字阅读
在网络时代,知识以数字形式脱离纸质载体,非纸质承载的知识正在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
在印刷时代,知识(内容)与载体是统一的。读者买书,买的是载体(纸),也是内容。但在网络时代,知识以数字形式脱离纸质载体,非纸质承载的知识正在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2011年,国产大屏智能手机开始流行,使得数字阅读更为方便、快捷和廉价。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为严重。许多出版人有一种乐观的心态,认为数字出版也是需要内容的,传统出版机构掌控内容,在未来一样可 以活得很好。但是,第一,绝大多数内容其实都不属于出版方,而是属于作者,出版机构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与作者签订几年合同,合同到期,出版机构就没 有内容了。第二,全新的数字载体必将产生全新的、适合数字载体的内容。在有网络之前,100万字的小说就已经属于长篇巨著了,而有了起点中文网之后,几千 万字的小说都很常见。第三,读者用电脑、阅读器、手机进行阅读时,阅读心理和期待与阅读纸书是不一样的。传统出版的内容,很多并不适合网络阅读,卖内容都 卖不出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