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再不关注数字出版,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有些出版机构已经在数字出版方面先行一步,比如引入数字出版人材、将内容做成数据库、或是在出版纸质书的同时也出售数字版权,有不错的收益。
同时,怎样扬长避短,制作出无可替代的阅读体验,也应该是传统出版人研究的课题。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趣品”系列,介于绘本书和笔记本之间,既可以读文字 和故事,又可以当绘本来欣赏,还可以当成笔记本,凸显纸质书的独特性,是有益的尝试。未来的纸质出版,可能也会更多地向收藏品和奢侈品方向发展。
16 死于渠道萎缩
出版企业重新以读者为上帝而非以渠道为上帝,调整产品结构和呈现形态。
实体书店倒闭潮,其实很早就开始了。2012年11月,《山西日报》一篇《实体书店生存现状调查》中写道:“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现为“全联 书业商会”)调查,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特别是2007年~2009年间,国内民营书店减少了1万多家。”
但是近几年来,实体书店倒闭潮更为严重。2013年12月,光合作用书房重组失败,正式关张。高峰时期,光合作用书房在全国的门店一度达到40多家,营 收超过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书店。同月,另一家颇有影响力的书店——深圳购书中心也宣告结业。还是这个月,创办近19年的龙之媒广告书店,在月底最后一 天营业后关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