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具体而言,A类为精品选题。每年种数:5种左右单本,或者一套丛书。销售数量首印在8000册以上,总的销售数量在3万册以上。图书的生命力持续两年以上。在选题通过方面,如果是图书选题策划案,编辑需给出充足的理由;如果有现成的稿件,编辑部则需考察是否有成为高端图书的潜质。同时,营销模式为五星级。责编会同营销编辑和出版社市场部出台配套营销方案,包括出版前的预热、上市时的推广、出版后的宣传等。
B类选题主要是策划选题,或者是名家名作,或者是书稿在思想性、可读性、主题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有市场价值。每年种数2~3套,总计10~15本。销售数量首印在6000册以上,至少重印1次,总的销量在1万册以上。选题论证方面,由策划编辑提出详细的选题策划方案,提交编辑部开专题选题会讨论。选题经过充分讨论,方案通过的话,其他编辑有相关作者资源、相关想法,要放入该套系的要同时提出,以便整体讨论、整体运作。值得一提的是,一般4本以上同时推出,因此需要策划编辑在策划图书时,规定好统一的交稿时间,并加强催稿工作,要求在预计出版的年度,稿件基本同时拿到。
C类选题是质量上乘的学术著作,同时作者有良好的学术前景,为年轻学者提供出版平台。每年不超过8种。销售数量首印3000册以上,争取重印。选题论证应坚持投稿以不出为原则、出版为例外的方针,避免选题稀里糊涂通过的做法。编辑加工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外编的模式。外编负责审稿、提修改建议、初审加工。并考虑安排由一名社内编辑统一负责外编事宜,不必牵扯社内其他编辑的精力。可以单独开设一个丛书,将全年质量好的投稿图书放进来。
D类选题为质量不高但不得不出的关系稿。每年控制数量,不超过8种,当然越少越好。首印控制在1000册,以减少成本和库存。选题在编辑部例行选题会上讨论,提出该项选题的编辑要详细陈诉该利害关系,为什么不得不出版。可以将关系稿,全部放到一个丛书中。编辑加工方面,由外编负责审稿,编辑部直接将书稿分给外编,只要编校质量最后达到要求,即予以出版。
视角4 :推行项目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