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北京大学出版社市场部活动主管黄怀京认为,校园讲座最麻烦的地方是作者的时间和讲座的时间能否对上,因为大牌受欢迎的作者,能用来做活动的时间很少,而 学校每年两次假期就把能用的时间缩减得更少了。其次,就是出版社、书店和学校需要充分沟通,各方对讲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充分一致的了解。再次就是活动前的 宣传工作要到位,不至于冷场。场地的选择和人数的控制比较讲究,大牌的作者不怕场地大,因为不愁没人来听,而学者和知名度不高的作者就需要留个心眼,场地 不怕小,最怕的是人不满。对于大学来说,讲座都是自愿参与的,而中小学的讲座则将其当作一堂课来进行,校方的组织就非常重要。
当然,有多年作家进校园经验的出版机构,诸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接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等,都会在事前准备详尽的活动方案,涉及前期和学校和书店营销部进行沟通,活动前的校园活动预热、让学生进行提前阅读 甚至安排征文或者写作、活动人数确认、场地选择、设备的准备、现场宣传品的设计和制作、搭建等等。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作家,进校园活动之前则需提前和老师 约定,给听讲座的班级送去试读书,让孩子提前了解作家及作品,这样讲座的就有方向有重点,互动提问效果也好。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学作家进校园活动,都会有 PPT演示,这对场地有了范围限制,需在设置在学校礼堂或阶梯教室,人数在200到1000人不等。对于一些新兴的以网店销售为主的童书出版机构,譬如蒲 公英童书馆,则会针对作家具体进入的校园,锁定专人对接,协调具体工作。有时候还会为学校争取一些电商优惠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