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当下,学生与作家交流最多的问题大概集中于写作方法,作家的个人经历等。关于学生身边趣事的话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欢迎。很多经验老到的作家能很好把握孩子 的心理,对于一些缺乏讲座经验的作家,有的出版机构则会向其提供有经验的作家讲座视频或音频资料供其参考,甚至会直接告知其一些注意事项,避免枯燥且不对 胃口的互动局面出现。
具体采取何种互动形式,出版机构一般会根据作者情况而定。有的作者能讲,像主持人朱军那样,就会任其发挥;有的作者内秀或者年龄较大,则会再邀请一个嘉宾,提问或者对谈,有的作者知名度不够高,会邀请当地的名人或者学校有名的学者,这样会提高现场的亲和力和人气。
随着进校园活动的深入,近年出版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新的尝试。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互动性越来越被强调。学生不再是单纯被动的聆听者和接受者, 开始发问并且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比如,蒲公英童书馆曾在活动现场请小读者上台朗诵,或请小读者展示自己之前阅读中的绘画作品,以及现场表演。作家的讲座 也一直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广东新世纪社曾尝试收集烦恼卡片,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有趣的游戏互动。有奖问答以及结合讲座内容走进公园进行实地观察等环 节更是大受学生欢迎。春风文艺社近年不仅带着周锐、杨鹏等名家进校园,也有凌岚、黄宇等新人参与。他们的讲座内容和讲座风格灵动,基本选择互动式交流,也 曾尝试与学生和家长一起交流,为孩子家长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以及为家长引导孩子阅读提供指导和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