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眼下,校园活动在不少出版机构中已经是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后续调查和服务必然得跟上。而从此次记者调查的结果看,出版机构对于进校园活动成效 的重要考量指标仍然是现场销售情况以及活动后此类品种图书在市场中的表现。对讲座本身的场内效果、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意见以及后续是否还有进一步续约的需 求等虽也作为考量因素,但管理方式均比较粗放,一般都以定性的方式评估现场气氛以及组织方面的纰漏等等。也有部分出版机构设置了专门的沟通机制。比如春风 文艺社在全国多所学校都聘有老师担任荣誉顾问,活动后校园活动专员会与他们进行交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听取意见和建议。从反馈意见的收集渠道看,活 动专员对于学校的回访多集中在校长教师身上,甚少关注最终读者孩子的心声。
进校园前准备工作要做足
在进校园之前,作为组织方,事务性的准备工作繁琐但必须到位。比如学校如何接洽、是否与书店进行配合、如何配合、场地的选择、人数的控制、学生自愿参与还是其他形式等等,都必须考虑得十分周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