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阮怀伟告诉记者:“新入职人才无法即来即用,编辑需要3~6个月的培训,编程人员需要1~3个月培训。对于技术人才,我们会通过电子书框架的编写,让他短期内可以快速掌握编写电子书需要的技术。打通技术与出版的关键,在于编辑能写出技术读得懂的产品策划方案。我们确定了产品策划方案的模板,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用什么交互,甚至把初步效果通过其他手段呈现给技术。”
内部培训
而上海方面在数字化思维的培育更进一步,翁铭泽表示:世纪集团新招进来的大学生,不管工科、理科,先要到集团旗下易文网培训两个月,了解现在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回到出版社做他的出版工作。
天健网也是如此:IT人才一方面需要到出版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岗位锻炼,熟悉出版业务流程;出版人才进行相关IT知识培训(主要是数字出版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同时纳入集团整体人才培训计划,也有相关项目专项奖励。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数字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机制,据朱卫国介绍,单位有内部学习制度,定期开相关研讨会,如图书策划的讲一些策划的事情,做技术的则就某一项技术进行普及,有提问有讨论,每次两三个小时。有的交流还是跨界热门话题,比如最近看了几部电影,就有人讲一讲电影业和数字出版的关系。这样的培训方式,大家收获很大。
边干边学
翁铭泽介绍了易文网的经验——公司新进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老带新、边干边学边提高的方式进行。在出版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方面,主要是要求出版人员必须要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数字技术;同时,通过不同的数字出版项目,通过产品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等环节逐步让IT技术人员来了解出版工作。对数字出版人员的培养,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传帮带’以外,主要是通过让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针对性强的培训来提高其业务能力。如有合适的条件,也会通过数字出版项目的实施来提供一定的奖励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