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翁铭泽透露,“没有做那些很尖端的东西,主要还是围绕出版集团的基本的数字化需求,产品设计、编辑加工、内容资源管理等一般的数字化加工是我们自己做,产品最后的制作形式和营销推广可能部分通过一些合作项目外包。做成大型数据库形式或者是交叉的深度开发,可能会找一些合作伙伴。”朱卫国表示:“目前的技术是应用类技术多,研发的少,都是现成的技术。”
高难技术业务外包是目前各家采用较多的方式。周清华透露:中版集团在选题策划,产品设计、简单的资源数字化加工、内容管理及产品发布等环节,还是由各单位和集团的一些专业公司来做,但一些涉及资源加工和技术开发的则需要外包。
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是目前互联网领域比较火热的话题,但如果进入这些高端领域,薪资就成了数字出版企业人才招聘最大阻力。重庆出版集团天健网总经理刘爱民表示:“公司急需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人才,我们想把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引入传统出版领域,但是有经验的物联网人才一张口就是三五十万年薪,我们接受不了。”
阮怀伟表达了同样的担心:“我们主要做针对3~6岁儿童的数字出版物,目前的人才结构基本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但是业务带头人还比较缺乏。”
运营人才复合性人才缺乏
除了尖端技术人才,运营人才也是制约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运营不同于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更多的涉及产品商业模式的开发。刘爱民提到了他在电子阅读领域这些年的经验:“非常需要熟悉数字出版内容提炼和营销点策划的营销人才,我们称之为运营经理,比如要了解我们的‘巴渝书香包’(电子书APP)特色是什么、阅读点是什么。”
江苏凤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表示,出版从传统向数字转型,难点不在于营销而是运营:营销面临的是把产品卖出去的问题,运营还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的问题,例如以前做教育音像产品卖DVD,现在问题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将同样的内容产品卖出去,这就不是普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所能胜任的了。
朱卫国感叹:“对传统出版内容有感觉的数字化人才,真的比较难得,退一步的要求就是对内容有感觉、对好的内容敏感,了解一些呈现技术和推广技术,这是最好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