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中国出版集团香山论坛•重庆峰会中外出版人纵论科技•资本•创新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938    时间:2010/12/20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一是发展规模之困。要破解,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仅靠扩大图书规模来打造“百亿”集团,就地方出版集团而言,不仅困难多而且风险大。靠同行联合,如果在体制机制上不创新,也只是在存量上做文章。我一直认为,国企与国企之间的联合,虽然可以享受一些大集团资金政策的扶持,先进管理经验的扶植,对弱小单位有好处,但从市场要素分析,它有的优势我也有,它的弱点也是我们的弱点,真正的动力和发展应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结合,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产生新的生产力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各项资源,敢于打破传统的增长方式,把做大规模的重点放在文化产业上,面向社会寻求新的增长点。

出版集团的各种资源、优惠政策和融资平台是最好的发展要素和资本,若运用得当,可寻求到最佳的合作伙伴并且吸引到大量的社会资金,可以得到各级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这一优势在地方出版集团更为明显。我觉得以资本为纽带、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个路子是对的,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联合各种优质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庆出版集团近几年纵向发展比较快,股份制经济起了巨大作用,其中增长最快、管理最有效的是我们跟民企的合作。如果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大跨越,打造“百亿”出版集团,更是要继续坚持和股份制经济合作,让集团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发展,全面构造和不断完善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

二是国有出版与民营书业的博弈之困。出版集团必须把图书主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图书品牌是增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9年国内文学类畅销书策划中,民营策划商或与国有出版社联合发行或独立发行的图书份额在90%以上。转制改企并不是一转就灵,如果没有真正的体制转变和机制创新,还是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出局。因此,国有出版业和民营书业要从博弈走向联合,强强联合才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破局之道。民营书业是为市场而生为市场而死的,对图书市场需求的敏感性是天生的,其实图书市场最需要的就是广大读者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国有出版业与民营书业联合的实质就是使图书产品更贴近市场,更好地把主旋律与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双赢的选择。

三是数字出版发展之困。我认为阅读器这类内容载体的生产,在短期内会迅速地整合成几家垄断企业,但内容提供商比较分散,必须整合起来一起坚守、发展、维权;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终将走向融合、相互依存。现在选题策划来源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网上选题策划已经成市场类图书非常重要的来源,国有出版社一定要研究这一现象;网络营销渐成气候,点击率是我们观察图书市场反响的晴雨表。所以传统出版要借力、联合而不能排斥。

 

传统出版是夕阳产业吗?

■钟制宪(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传统出版业在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和同行业以及和新兴的媒体产业之间,挑战和竞争的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如何满足、调动乃至引领需求的问题。科技进步是媒体业发展的根本支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我个人认为,数字出版从根本上说是对出版技术的革命,通过数字出版的内容可以与各种新型技术载体兼容。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数字出版技术的内容依然完全可以满足纸质出版的需求,并不与纸质出版的要求相悖。如此看来,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所替代的本身可能存在一个概念的误区,不要把传统出版技术、数字出版技术和纸质出版混为一谈。问题的关键是从发展趋势上看,纸质出版是否还会被大众所需要。这使我联想到一个现象,就是老人现象。我发现老人除了生理状况的差异以外,他的衰老有一个心理方面的重要衡量底限,就是他会判断自己对子女、对社会、对家庭是否还有用,他是不是已经成了别人的包袱或者是累赘。我们对纸质出版业应该这样判断——如果我们找不到纸质出版对社会的文化供应,其他的媒体已经完全可以替代纸质出版的所有功能,那么纸质出版就只能是夕阳产业了。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纸质出版还在大行其道,并不能找到它彻底退出社会的理由。通过数字出版作品的作者很多依然要寻求纸质出版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可以得知,纸质出版特别是品牌出版其实是文化价值的证明或者体现,至今不能被数字出版所替代。对于优秀文化以及原创的编辑出版能力方面,纸质出版的能力将持续并发扬。

整合数据库信息并细化服务和出版是数字出版的长项,但是也不应忽视数字出版还有很多天然的弱点。到目前为止,至少我没有看到数字出版有一个很成熟的盈利模式,而筛选、培育、推出原创的精品力作是纸质出版的长处。纸质报刊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强势挤压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我想问题不仅是传统报刊在表现形式上的陈旧,问题还出在服务功能的差距上。由于读者个体在阅读需求上的差异使传统报刊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与网络版无法相比,“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会占有未来”。

但是是不是纸质出版在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上相对于网络出版而言就是永远的弱者呢?我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实——20世纪初曾经是火车轰鸣五洲独步天下的时代,但是随着二战之后飞机冲天而起,汽车和高速公路迅速辐射各地,迫使铁老大停下脚步,收缩战线。据说美国就先后拆除了铁路线13万公里。许多老牌的铁路公司关停。再看看前几年的中国,当高速路四通八达,飞机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时候,曾经的铁老大也陷入了怎样的恐慌?事实上,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到电器机车,火车的牵引力不断加强,噪声和消耗不断下降。还有一条发展路线则来源于和汽车、飞机的竞争,争道路的有城市地铁,争速度和舒适的有动车、高铁、磁悬浮,无论其他技术拥有怎样的优势,火车终究以它巨大的载人载货能力,以它相对低廉的运营成本,以它日夜兼程永不停歇的脚步坦然地走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火车的故事背后是它对自身功用的不断挖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民营书业 合作赢未来

  • 下一篇文章: 2010全国出版能力再绘新版图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3]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1]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6]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0]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8]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9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