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记者读后感:拿到这本书,首先是把肉票给兑现了。然后书被家里老人无意发现,他们好似找到了知音,开始了忆苦思甜的回忆,但比起现在的我们,他们更有知肉味的“幸福”。
《小顾聊绘画》:一个热血编辑的第一部作品。中信出版社的编辑杨默在找到“顾爷”之前,正在做一本叫《先生,伦勃朗又不见了》的书,搜集资料的时候找 到了“顾爷”微博中讲伦勃朗的那一篇,当时那是他讲的第三个艺术家,也是他发的第四篇聊绘画长微博,杨默马上给他发了一个私信,特别热烈地求他出书。然后 那一天在单位她什么都没干,翻了一天作者的微博。在发了第一条私信之后的7个小时里杨默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于是她更加热烈地给他发了第二条。然后他们联系 上了。这是杨默的第一个作者,她形容“整个感觉就像初恋,拼命求爱求答复,每一秒钟没回答都是煎熬,一有丝毫的不耐烦或者感觉对方讨厌我,我就郁闷不已要 死要活”。书稿最打动杨默的是“顾爷”的文章可以“无障碍阅读”,不腻歪反复阅读。作为策划编辑,杨默在这本书上尝试了“裸背锁线”的装帧设计,为此,社 里花费不少,顶了很大的压力。但让杨默遗憾的是,大多数读者并不了解的一种装帧方式,很多人认为书没做完,甚至以为丢了书脊。但其实这种装帧可以让整本书 平摊开来,基本没有障碍地欣赏跨页大图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