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策划公司一般负责印前工作,胶片由社里制作,最后和编辑一样参与利润分成。老杨通过这种模式网罗了很多优秀的策划人和策划公司,同时也扩大了出版社的发行渠道。这样,新世界出版社做到2009年内有700多个新书品种都由社发行部发行,即使是在一些较大规模的出版社中,一年发700多种新书没有教材教辅的也不多见。就这样,新世界出版社通过规模和品种优势,不但在主渠道,在二渠道的强势也很快凸显出来了。
规模强势导致回款优势,渠道的发言权越来越大
规模强势导致了有趣的变化。原来跟新世界出版社合作发二渠道的书商,反过来要求加入新世界出版社的发行体系。这些书商规模不大,年品种不超过30种,在渠道上多处于弱势,老杨所看中的是这些规模不大的书商,给新世界出版社带来的各种出版资源。老杨说,只有通过多种办法,把主渠道、二渠道做得更大,动销品种更多,掌握的出版资源更多,出版社在各区域渠道的发言权才会越来越大。近两年来,各地的发行集团以及书店从不拖欠新世界出版社的书款,对于这一点,老杨很是满意:“你想,我一年好几百个品种,每月60~70个品种往你书店里进货,而且很畅销,你能不和我结帐吗?”新世界出版社发出去的书的回款率都能达到70%~80%。
“在社外起码有300人给我干活”
至今,新世界出版社人员规模仍基本保持在2001年老杨上任时的水平,当时是54个人,到现在也只有64个人,仅仅多了10个人,发行码洋由原来的1000多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3.7亿元。如果没有老杨在这些年完成新世界出版社内部机制的市场化,按以往的做法,这64个人要完成3个亿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