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这可能会带来一个产业级的机会。比如说几十年前,大学生毕业之前我们整个社会是有成熟解决方案的,但是如果你有一个进一步的学习目标,比如说出国,就缺乏解决方案,所以新东方这样的公司和产业级的机会就会出现。同理,今天终身学习这样的一个新的,此前没有成熟解决方案的需求出现的时候,它也应该会成为一个产业级的机会。
第四,现在的学习场景更是跨界学习,这也是一个现在全社会都没有准备好的问题。因为过去人类在消化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时候,基本上用的解决方案都是分科治学,因为总体的知识存量太大,所以你学物理,我学化学,这样把知识分担掉。但是这个时代大学本科学A专业,毕业后到现在还在干A专业的人你几乎已经找不到。每一个人都发现自己在传统的职业分工当中切身不分明,都在穿越着跨界学习。所以这个时代出现了这么一种需求,就是需要迅速地跟一个外行把一门专业知识讲明白。
以上几点,让我们倾向于去认为“内容付费”事实上是因为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动,导致原有三大产业——教育、出版、传媒之间的边界和逻辑发生松动之后所提供的一个机会。它是用户真的有真实需求,并且在呼唤产业级解决方案的事情。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叫做“知识服务”的新行业正在诞生。
我的思考:用户产生跨界、终身、碎片化的学习需求看起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知识服务”这个新行业的形成,我也认同罗胖的思考。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以“了解”为目的的浅度学习,跟以“掌握、技能提升”为目的的深度学习(比如三节课这样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什么?以及,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浅学习”,会带来什么变化?
这里存在几种假想,当然,仅仅只是假想:
1. 浅学习可能会成为深度学习的“上游”和“入口”;
2. 有能力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将会越发稀缺,而且也会更值钱;
3. 围绕“深度学习”展开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价格会变得更加昂贵,甚至,可能在部分领域,它们会成为一种“奢侈品”式的存在,天生就不是服务于大多数人的。
三、 假如“内容付费”是一个风口,它的成熟还需要什么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