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分销依存型书店要觉醒、同步教辅需破局,常销品更要寻找突围
以上是民营实体渠道的大致现状,在看似已经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几近浑然一体的市场整体表象外,必然会有一些人,不管是位于渠道的哪个节点,都在思考、革新,造就预想渠道未来的前沿观察点。另外,站在商业版图拓展的角度来讲,民营实体渠道市场容量巨大,也值得去寻找新的平衡点达到书店、分销商和出版方三方共赢,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分销依存型书店的觉醒:做满十二个月和扫架补货。做批发时,开年会前跟一位经营二十余平校边书店的老板聊天,他提出他的一个思考:怎么做满十二个月?同步教辅的销售周期越来越短,每季从两个月,到一个月,到现在几近半个月,热卖过后,其他销售时段如何效益最大化?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导向常销品的维护以及经营业态的升级。而在另一些书店,我也欣喜看到了化繁为简的一种常销品维护方式——扫架,目前已经了解到的有高密文联和辽阳盛达两家书店,二次添货频次高,覆盖品种多,添货数量1-3本的品种很常态,实现了真正的品种关注,经营状态良好。
同步教辅的破局:送样书进校和严格结算把控。觉醒的书店是个例,前期写文也提到过,多数书店经营压力小,老板们又已过了激情创业阶段,所以尚无法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想开拓,必须在现有市场环境下破局。首先破局的,是同步教辅的出版方。前面提到过,同步教辅很多品种也是有替代性的,一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压力。改变从自身做起,推广工作直抵影响产品使用范围的代课老师,免费赠送老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样书,形成品种及品牌认可后,由分销商和书店完成商品流转。为避免落入品类维护陷阱,样书赠书基本都由出版方的工作人员亲力亲为,分销商和书店做配合。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规避了分销商及书店有多个同类产品系列,推广权衡时品种选择的不可测性,而且因为直接完成了产品的推广,各渠道节点坐收其利,从而有条件做严格结算把控,降低经营风险。
常销品的突围:专架陈列和定期添补。同步教辅单品销量高,出版方平均年销码洋规模在行业内居于前列,对应的人员规模可以支撑足够的下沉,而且产品的销售特点,便于一季一结,所以是最早,也是最贴合渠道特点的破局者。那其他品类怎么办?首先,社科文艺财经类,在分销独立型书店是可以投放的,在分销依存型书店目前的经营模式下,畅销品没问题,而常销品的确形式堪忧。但像非同步教辅、少儿及生活类,这些一般书店常备品类上,常销品当下还是有运作空间的。一种是被动式的不断同质化产品更新(可能只是换个版权页),虽然貌似自己产品冲突,但适合依靠新品冲刷,品类维护的分销依存型书店,通过不断的新品铺货达到市场占有。另一种则是主动式的市场维护,通过专架购买(常销品的陈列架位价格不高)达到品牌推广和取得陈列资源优势,其次通过分销商市场维护人员的定期扫架做品种添补,其中专架或人员维护费用出版方买单或者分摊。另外,品种要集中,要降低维护难度,并提升单品销量,最重要的,要在书店那里切实刷到存在感。
当下,各个渠道节点都面临人力资源紧张及人员工作能力不一的困境,所以想在现有的环境下取得市场拓展,必须要化繁为简,最好是“简单粗暴”的执行模式。
狼来了,而你还在舒适区沉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