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第三,部分出版社通过管理再造,实现了业务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简称“人邮社”)无疑是成功的典范。最初,该社在大部分编辑都是通信电子、计算机专业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发展出了众多大众图书门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人邮社重视读者需求和市场反馈,紧跟国家相关政策,敏锐发现市场机遇。比如,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体育消费。所以人邮社从2015年就进入了这一领域,建立了运动与休闲图书编辑部,一年多时间后在该细分市场中名列前茅。此外,该社注重出版领域的相关性,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借助固有出版品牌的影响力,加强资源建设和人才建设,以精品切入,以规模占领市场。正因如此,人邮社在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一直位居前三,在信息技术、通信、摄影、艺术、经济管理、科普、旅游、体育、少儿等多领域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第四,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扩大营销编辑团队。过去出版社只有编辑和发行,没有营销编辑岗位。营销编辑起源于民营图书公司,现在北京磨铁有限公司的营销编辑数量比策划编辑多出好几倍。而出版社现在也普遍配备了大量营销编辑,在中信出版社等市场化较强的出版社,营销团队规模几乎相当于一家报刊出版单位。再以译林社为例,该社切实加强图书营销与图书销售之间的协同联动,努力做实做透图书营销,提升译林版图书动销率。通过落实线上线下媒介的互动融合,译林社逐步构建了“立体式”图书营销模式,有效强化与媒体、经销商、书评人等的网络社群建设。除了传统媒体营销之外,译林社还深入优化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营销平台的运营推广。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内部管理构架的调整为基础。

近日,时光流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推进媒体融合成为本轮出版改革的重要目标。
第五,渠道方面的改革。凡是销售成绩较好的出版机构,一般都有强有力的发行团队。出版社的渠道发行改革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市场意识,准确预判读者购买习惯和渠道格局的变化趋势,因需而变,顺势而为。人邮社是渠道建设方面较为突出的代表,该社较早开发馆配市场,提前布局电商平台,并分别成立运营部和市场部,全面加强电商平台的专业化运营,确保优质图书能第一时间呈现给广大读者。人邮社在京东、当当、天猫等各大电商渠道销售额接连实现翻番,年销售码洋超过1.2亿元,市场表现优异,接连成为各大电商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在实体书店方面,建立图书专架是出版社有效的销售方式。近些年译林社在全国主要城市的中心门店,持续推进译林版图书专架的设立,除了新华书店,还将范围扩大至具有影响力的各文化书店,有效提高图书上架率。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轮管理再造的改革中,很多出版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发行中心,形成了规模优势。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发行尾大不掉,不能和编辑顺畅沟通。在这一轮改革中,出版集团的发行改革是重点。
第六,适应新媒体和数字出版的崛起,推进融合发展。有些出版集团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影视公司,专门从事数字出版、IP打造。因为数字出版人才、影视IP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图书编辑迥然不同,很难从传统出版机构获取人才。有的出版机构,如作家出版社是重新从社会上招募团队。有的出版集团将旗下的音像电子出版社改造成数字出版机构,比较成功案例是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更名的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