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国内出版机构通过提供品牌使用权,进行品牌塑造、品牌运营,联合其他企业,进入周边行业、海外市场,这样的案例和收效并不多见。出版品牌的授权呈现单向 接纳的性质,而品牌的输出也亟需提上出版界日程。一些同道已经率先展开尝试,在取得品牌授权经营资格开展品牌授权业务的同时,根据品牌形象的特点和目标消 费群体,自主开发相关产品。
接力出版社2013年专门成立“中国青少年多媒体阅读推广平台项目部”,着眼于规模达18亿元的中国品牌授 权市场,开展品牌授权经营业务。以其出版的具有良好市场销售业绩和社会影响的品牌形象为基础,授权开发儿童服装饰品、文具、生活日用品、儿童玩具、食品包 装、餐饮包装,以及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
此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国内的品牌授权管理商上海天络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意欲多渠道 摊低品牌创建、使用成本,进入品牌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为该社的“樱桃小丸子”、“飞天小女警”、“猫和老鼠”等出版品牌再造销路。又如,河北教育出版社 的“小鹿芮卡”、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大耳娃”在授权开发学具、玩具、日常用品及幼儿园园服等衍生产品上也有相应的斩获。
面对品牌建设和 推广,一些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文化企业、民营公司,时常会遇到自身品牌知名度微弱的“困扰”。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营销部副总监华娜坦言,很多设 计师喜欢该公司策划的图书,却常误以为是出版社的产品。无独有偶,不少从业者都误以为“蜜蜂文化”是金盾出版社的品牌,更不要说普通读者对出版品牌之间的 混淆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