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近两年,一些先行的出版机构对品牌化运作重点发力,有意识地打造、维护作者品牌与自有品牌,并从业外汲取养分, 延伸产业链,推出了一批出版新品牌。出版业以品牌竞争为核心和标志的“品牌经济”正逐步形成。而业界热衷获取品牌授权,却对输出品牌运作不足。如何针对出 版品牌进行管理经营和授权开发,将考验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作者为圆心提升影响力
出版社联合作家、作者,经过对方的授权共建出版品牌,正形成一股潮流。具备统一的品牌标识,一方面可以让作家安心创作,另一方面便于深化推广品牌,扩大在海外市场的输出和流通力。
2014年1月,天天出版社成立“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对“曹文轩”这一出版品牌,从标志、字体到信纸、名片、邀请函等细节都进行统一设计。
据作家出版社编辑、“王海鸰工作室”负责人郭汉睿介绍,他们在2013年12月牵手王海鸰组建工作室,配专人服务,处理版权事宜,作家可以安心创作。2014年1月,作家出版社又专门成立“尹建莉工作室”,以帮助这一家教品牌深化推广,打击各种抄袭盗版行为。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