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碎片化、互动性、及时性、多媒介的阅读特点给社区书馆的经营提供了更多利用环境与受众对话的机会。以往,社区书店和图书馆大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如今,借助新媒体,书馆的影响力得以迅速传播。读易洞2014年升级DIAO计划,推出微刊,给予阅读邻居读书会更多的附加值。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有8年的互联网CEO从业经历,对互联网的应用比较充分,第二书房有网站、博客、微博,特别是公共微信订阅号运作的不错,开通5个月订阅户达到8000多户。爱丁岛亲子悦读馆今年也推出了微信刊,场馆正在重新装修,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理念和服务。诚品图书馆则正在利用国家图书馆联网的数据库优势,在现有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基础上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及网店的开设。并尝试进行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未来将有展览计划的安排。
记者手记:
我们可以看到,在无法改变的生存压力面前,社区书馆经营者们已经在多年的摸索中总结出:不怨愤地静心打理自己的事业,并坚持阅读推广的初心,是最有效率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政府应尽的职责。这些社区书店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多有共性。比较突出的是资金问题,有业界人士呼吁,政府层面可以通过立法解决全民阅读专项资金来源稳定性和强制性问题。参照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根据国民收入总值或者当地税收提取一定比例(比如1%~3%)作为全民阅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稳定增加。其二,作为社区,政府层面要求社区必须有配套的社区图书馆作为基本配建,还要保证不得改变用途,交给政府或者专业机构运作。过去尽管有文件要求配建文体中心,但现在情况是几乎全部把这个配建的文体中心变为了更加赚钱的健身房,没有给文化留下空间。广州方面已经开始立法明确必须保证要配套一定面积的社区图书馆。其三,房租补贴问题。作为图书馆、社区书店,政府并不一定要按照一刀切地补贴方式,相反,可以对资质良好,有阅读推广资源、有理念有专业度,有自我造血潜力的书馆予以补贴,一方面激发其积极性,一方面可以鼓励社区阅读优良种子迅速扩大影响力。当然,政府对于全民阅读的真正重视程度以及对阅读推广相关知识的认知也需同步提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