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卖书不如卖感觉?
以“服务升级、业态引进”满足读者需求,已成为新华书店的共识。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深圳购书中心也曾走过类似路子,2005年前后就开设了水吧,尝试过美食坊、文具店、通宵经营等,也在2008年上线了网络书店。但与2006年底开业并已成功打出品牌的深圳书城中心城相比,他们还是在活动组织、书城宣传、品牌打造上不够持续,有欠深入,因而在面临强力的竞争对手时,日子在近两年日益艰难,直至歇业。
反观深圳书城中心城,他们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探索文化MALL的强烈愿望,如今走得颇为成功。今年11月30日,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特别活动“温馨阅读夜”在该书城成功举办。又一个文化狂欢夜背后,是该书城与深圳读书月日益紧密的联系。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看来,深圳书城中心城是他们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抓手——作为国企,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比民营书企能更好地切入公共文化产品领域,而从经营角度,他们又比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有更强的动力、能力将公益融入经营,做到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伴随着深圳读书月越来越大的影响,该集团旗下书城的整体人气得以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尹昌龙所说的公共文化产品并非单指图书,而是包含了讲座、签售、电影、餐饮、服务、配套设施等。相比单纯售书,深圳书城中心城更像是在贩卖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感、时尚感。当消费者为文化感、时尚感买单时,他们自然也就消费了图书、电影、餐饮等有实际收益的商品或服务。
地产商对此的认识更为直观。PageOne书店如今在三里屯太古里的经营面积扩大至1500平方米,在寸土寸金且周围中高档专卖店林立的三里屯商圈,可谓一道风景。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西西弗书店,他们前不久在深圳也开设了首家分店。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竹将其经验归结为“文化业态与商业业态的成功结合”。在他看来,西西弗书店能提供优秀的文化氛围,商家则要考虑自身是否需要这种提升。在双方不断的试探、磨合中,西西弗书店如今已有了18家分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