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吴培华:打造品牌群 响鼓也要重锤敲
作为一个出版社,光有一些品牌产品远远不够,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板块,有多个品牌版块形成品牌群,这样在图书市场上的地位才不会被撼动,所以我们要在打造品牌群上下功夫。我提出来要分级营销,分重点图书、次重点图书、一般图书,整合全社的营销力量来做;此外要利用新媒体、新的技术手段来做营销,除了借用外部力量以外,还要把我们自己的现有资源利用起来。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吴培华
百道:您对编辑实务及理论研究方面等想得比较多,媒体采访也较多提到,您的博客中也有体现。我看您的个人介绍,您曾主管营销工作长达八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您担任总编辑有一项工作就是主抓营销宣传,您感觉这个工作好做不好做?
吴培华:我以前在苏州大学出版社主抓营销工作八年,1995到2003年,那个时候正好也是发行市场发生重要变革的阶段。尽管我后来离开了发行岗位,担任总编辑,但对这一块工作始终比较关注。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过“不了解市场、不关注营销的总编就不是一个好总编”的话,后来有好些媒体引用。到了清华以后,营销上有分管领导,宣传也有各块的负责人,但是我认为从选题开始到作者队伍、出版流程到最后上市,一本图书诞生的整个流程都应该纳入总编辑的视野。总编辑不只是关注编辑加工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对选题策划的关注与统筹,都要跟市场营销结合在一起,一个是上游,一个是下端。现在,我作为总编辑抓的几项工作,首先是优化社里的图书结构,整合开拓重点板块;其次具体关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第三是抓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第四是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从职称评审到引进人才、新编辑的培训等等。
在宣传方面,社里也希望我牵个头,带着做起来。宣传我现在定位为两块,一是形象宣传,一是产品宣传。前者具体的工作由社办、党办的同志负责;产品宣传上,目前我们还没有独立的营销部门,不过各个分社都有营销室。形象宣传离不开产品,产品宣传也是为了提升形象,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以为宣传工作,一方面是开发媒体关系,包括纸媒和新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比如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另一方面整合社里的营销宣传力量,以前比较分散,现在要从产品、形象宣传两方面整合统筹。
百道:如何做到产品宣传与形象宣传的整合统筹呢?
吴培华:我曾就此专门召开会议,我们社部及下面各个分社、部门的官方博客都要整合,发挥团队的力量。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市场营销部门的建设,营销方面进一步细化,派人专职管理,比如管宣传的负责纸媒和新媒体,有的专门做网站,有的做策划,也有专门做文案等等,专人专职专业化,大家分工合作。营销工作既好做也不好做,说好做,首先要有好的产品,俗语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方面我们社里还是有一些积累的;说不好做,是因为像清华社一年三千多新品种,包括重印书,一年有七八千种书,如何有针对性地组织营销宣传,是个问题。所以我提出来要分级营销,分重点图书、次重点图书、一般图书,整合全社的营销力量来做;此外要利用新媒体、新的技术手段来做营销,除了借用外部力量以外,还要把我们自己的现有资源利用起来,像我们社里有三大网站,一个是官网,一个是文泉书局,还有一个教学服务平台,现在我们又在天猫开了旗舰店。这些都可以用来宣传,但整合起来比较复杂。还有营销考核等等做起来都不容易。
百道:我觉得您所提的是一个大营销的概念。分级营销的说法使得营销工作有了主次之分,营销手段关注新方法,注重新旧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实质性地推动起营销工作。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