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本尺寸: |
16 K |
|
出版单位: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上架时间: |
2013/11/12 |
推荐等级: |
★★★ |
累计查看: |
2435次 |
查看次数: |
日:1 周:12 月:17 |
书目添加: |
冰河 |
查看封面: |
|
购书入口: |
|
图书简介: |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中小学励志教育系列丛书•科普先锋:当真理碰到鼻尖上》中的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捍卫真理。从这些故事中,你可以学到科学家的众多优秀品质,鼓励着你向科学的高峰进军。 目录 一个懂茶的人 贯彻古今医术的医师 中国最早的飞行家 新诗的奠基人 中国科普之父 开垦大海的人 苦学成就的数学大师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名气=才气+运气+力气 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重要的不是彼岸有多远 “盗尸”医学家 天上的立法者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 免疫学之父 寻找灵魂的故乡 博学多才是怎样练成的 好学的数学奇才 测定了40种元素 闻怪味是最大享受 执著的数学巨星 展开梦想翅膀的励志学家 血清疗法的创始人 谁说聊天非得面对面 从痛苦中站起来 最年轻的博士 有机化学界的大师 兴趣广泛的天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辐射遗传学的创始人 走上文坛的象牙塔 想邀游大海的巨人 一个不断奋斗的科学家 量子力学的创立人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 序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熠熠闪光的人物,其中最灿烂、最耀眼的是科学家。当提到“科学家”三个字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谁?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阿基米德?还是祖冲之、徐光启、钱三强、竺可桢?这些站在科学巅峰的臣子,用自己那非比寻常的智慧、无人能及的毅力与执着,为科学事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中小学励志教育系列丛书·科普先锋》用文字和图片,讲述了众多知名科学家一生中最精彩的故事。本套丛书共九册,以富有生活气息的小故事来展示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探索科学真理的艰苦历程。在记述他们的辉煌业绩时,编者注重说明他们性格特点和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留给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这些故事将告诉你,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捍卫真理。从这些故事中,你可以学到科学家的众多优秀品质,鼓励着你向科学的高峰进军。 不论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还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坐在轮椅上探索无限宇宙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般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论古今,不分国别,不论专业,不分男女,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在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浓浓的爱心。“炸药大王”诺贝尔对各种慈善事业和科学研究都十分支持,他慷慨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林巧稚医生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是放着钱,以便随日寸接济贫困的病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粱思成教授虽然痛恨日本帝国主义,但当日本即将遭到轰炸时,他把做好标记的地图交给盟军,希望保护日本的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被誉为“古都恩人”…本书将带你走近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用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为你展现他们勤勉刻苦的求学精神、不畏权势的优秀品质;用一连串生动的故事,诠释科学精神,歌颂先辈风范,展现顶峰风光,激励读者攀登。 本套丛书图文精美、语言凝练,在轻松的小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孩了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励志教育读物。小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与书中的典范人物产生共鸣,受到熏陶,激发志气,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愿这套丛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你能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碍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编者 二○一二年二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陆羽本是一名战祸中难民的弃儿,不知父母是什么人,由竞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从湖边抱回收养,并转托于李老家中。童蒙时代接受儒学,后来在智积禅师身边当小沙弥,兼作僮役,抄写经文,学习佛事,供奉茶水,服侍师父。他不愿为僧,却爱读诗文,曾与智积禅师辩论佛儒之道激怒了师父,被罚为贱役,洗厕刷墙,割草放牛,并常受师兄的鞭挞。13岁时,有一天他趁人不备终于逃离了龙盖寺,独自谋生。最初他匿身于杂耍戏班里充当丑角,时而替戏班编剧本、作曲。以后又撰写《谑谈》三篇,在戏台上表演后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他的名气也因此大了起来。虽然如此,他在空闲时仍手不释卷,学习更加勤奋刻苦,学业较前更加进步。 唐天宝五年(746年),李齐物谪守竞陵,在一次州人聚饮中,巧遇陆羽,发现其才可以深造。于是升他为伶师,亲授诗文,还推荐他去火门山邹夫子门下授业,使他有机会进行长这7年的学习生涯。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19岁,拜别邹夫子学成下山,回到竞陵城外的西湖畔。 陆羽为人正直,讲义气,守信用,多诙谐,善言谈,生性淡泊,不慕名利,四海为家,随遇而安。他当过地方小官,在他任职期间,以俸禄所得攒了一些钱。有了钱,他也知道享受,可他的享受与众不同。他不求生活奢侈,而是用所积攒的钱买了最好的茶叶和茶具。烹煮香茗与朋友同享,这是他唯一的乐趣。这与从小就在龙盖寺受智积禅师泡茶的影响分不开。他由嗜茶而对茶进行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种向社会推广的茶艺学问。 从那时起,他已决心写《茶经》,想让后人都知道种茶、焙茶的技术及饮茶、品荼的益处和乐趣。不久,李齐物改官别处,朝廷另派礼部郎中崔国辅来竞陵郡。崔国辅也时常邀陆羽宴游,共品佳茗。两人过从甚密,遂成莫逆之交。 陆羽的志趣不在求功名利禄,而是以身许茶。他的抱负和决心得到崔国辅的赞许和支持,在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之时,崔公将自己心爱的白驴、乌堼牛和文槐书函赠送给陆羽,并乘船亲自送他出西江之滨。21岁的陆羽,从此开始了对茶的考察游历。他一路风寒,饥食干粮,渴饮茶水,经义阳、襄阳,往南漳,进入四川巫山。每到一处,都与当地村叟讨论茶事,详细记入“茶记”。还将各种见到的茶叶制成标本,随船返回竞陵。最后隐居苕溪,从事对茶的研究著述。他历时5年,以实地考察茶叶产地32州所获资料和多年研究所得,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研究著作《茶经》的初稿。以后《茶经》又经多次增补修订,于5年后正式出版,那时候陆羽已47岁。他历时26年完成这部巨作。《茶经》面世后,陆羽名扬海内。不久唐皇召见他,有意留他在京为官,但他推辞不就,仍周游各地,推广茶艺,影响所及之处茶事大盛。唐朝以前,茶的用途不广,一般只把它当作药用,仅少数地区以茶作饮料。茶盛于唐,是陆羽周游各地,竭力主张饮茶,于是茶的地位日益提高,自此以后,茶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致使朝廷要征收茶税。又因文人墨客士大夫饮茶之风日盛。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人们将这些都归功于陆羽以身许茶的精神和他的《茶经》。 陆羽72岁时病逝于湖州天杼山。生前,他著有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充分体现他的人品似茶叶一般清纯。
|
|
读者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读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