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第五,数据迁移量大。从2004年至今,SAP业务数据虽经过两次归档,存储量仍然达到8.7TB,数据迁移难度大,过程复杂,为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尽可能的减少生产系统的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新华文轩SAP升级项目组制定了周密的上线计划和多套上线应急方案,确保数据安全,有效控制了项目风险。

测试现场
谈到本次SAP系统升级对新华文轩的意义和影响,曾荣获“2016年度中国杰出CIO奖”的新华文轩总经理助理、信息中心主任邹健认为:SAP系统升级项目的成功上线可对新华文轩的未来战略进行有效支撑,为业务变革及规模化发展打牢基础,构建统一的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同时通过引入成熟互联网新技术,优化商品组织方式,在协同供应等方向进行深入探索和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华文轩的信息化工作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撑。据了解,新华文轩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在响应不同时期业务发展对信息化的不同需要,进而通过信息化推动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一个阶段: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电算化的兴起,新华文轩成为行业内首批引入门店收银系统、会计电算化等业务和财务系统的企业,这个阶段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完成基本业务活动的数据处理和会计核算,减少手工操作,提高业务效率。
第二个阶段:部门级应用。2000年左右,各部门或子公司均拥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系统对部门级业务活动的支持和管理,初步实现业务应用的信息化,处于行业信息应用的领先地位。
第三个阶段:企业信息管理。从2004年起,随着改制完成,新华文轩规划了综合一体化的业务战略、业务架构和组织架构。为了推动公司战略落地,形成与之匹配、基于企业级的IT战略,通过再造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创新、通过信息系统实施,完成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形成对供应链的完整管理,并打破部门界限,形成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新华文轩成为了首个成功引进国际先进的SAP系统的出版发行企业,为业务发展和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了稳定持续的技术支撑。
第四个阶段:信息驱动。在这一阶段,新华文轩的业务部门与信息中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关系。新华文轩将自身资源与市场环境相结合,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营销、产品、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独具一格的互联网连锁商业模式、出版行业第三方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等;新华文轩还不断摸索信息对业务的支撑作用,先后开发并形成了实时经营监控系统(BI系统)、自动采购补货系统等,逐步实现从人工判断的业务方式到商业智能的业务模式转变,信息技术促进了新华文轩业务不断发展升级,逐渐形成业务的创新型贸易形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