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五年来,技术变革颠覆出版业
出版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新技术过去一直在冲击、影响出版业。也正是技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一次次推动出版业迈向更高的台阶。从2012年末,十八大召开至今的5年多时间,这些新技术对出版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加强。新技术驱动了出版业转型升级,也扩大了市场需求,而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作为出版业发展的源动力,使得整个出版业焕然一新。
5年多时间里,各类新技术突飞猛进,出版人也因势利导,让新技术逐步渗入出版流程的编辑、印刷、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同时,出版人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吸取其中的新技术、新营养,化为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源泉。
那么,技术是如何促进出版业革新,从而改变出版业格局的呢?面对新技术的变革,出版人又是如何积极应对,让新技术与出版紧密融合,从而让出版业成为技术变革的前沿阵地?
技术变革深刻影响出版上游
编辑出版位于出版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出版业内容产生的源泉。技术革新对出版上游的深刻影响,辐射了整个出版行业。

AR、VR技术、有声书、二维码、在线搜索等新技术,改变了纸质出版物的形态,增加了出版物的附加值
首先是出版物形态方面,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出版物面目一新。过去,纸书是传统出版社的业务范围,音像制品是音像出版社的业务范围,两者泾渭分明。AR、VR技术、有声书、二维码、在线搜索等新技术,改变了纸质出版物的形态,增加了出版物的附加值,让纸质出版物实现了质的突变。AR、VR技术让以往属于音像类出版社范畴的音像产品,成为纸书的附加品。在大众读物和少儿读物方面,新技术让图书不依赖光盘,就可以变为可视、可听的读物。在教育出版方面,2014年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AR、VR技术和有声书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直接推动了在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新技术促使出版机构从单一的纸质出版商向多元化服务商转型。过去,出版机构一直以纸书出版为主,虽然对数字出版有所涉足但不成体系,而新技术促进了专业出版社的数据库建设、电子辞典开发等,催生了众多数字出版项目,让出版机构的盈利模式从纸书销售扩大为数据库销售等。5年多时间以来,专业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的在线教育产品不断涌现,出版机构升级为教育平台的搭建者,从而实现多元化服务的收益。
再次,在电子书方面,新技术促使数字阅读形成了可持续性发展模式。2013年之前,数字阅读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盈利模式,2013年Kindle入华后,形成了电子书的闭环销售,为电子书的盈利打下基础。而微信读书和掌阅等数字阅读平台引入评论互动功能,让电子书成为社交工具。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子书的形态,也增加了电子书的收益。 最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让编辑策划选题、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更便捷。近年来,自媒体日益普及,草根作者崛起速度加快,编辑寻找作者也更加方便。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更为透明,出版的门槛也随之降低。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