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一本主题图书如何走向全球
编者按:通过出版“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已成为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简称“上海交大社”)的一本主题图书,两年重印10余次,销量超过50万册,并被翻译成5种语言输出海外,在全球范围内好评如潮。该社常务副总编辑李广良解读了这本书走向全球背后的秘密。
上海交大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898年,最初名为南洋公学译书院,以“为成材之助、周知四国之为”为使命。当时,由严复先生翻译、近代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一手主导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当时名为《原富》),就是由南洋公学译书院首次全本出齐的。可见,上海交大社在110年前就已有了国际合作的基因。
百余年后,2014年11月,上海交大社的一本主题图书——《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简称《平易近人》)正式出版,两年多重印10余次,发行超过50万册,并承载着中国领导人的治国方略走出国门, 除了中文版、军事卷两个版本外,已输出英语、日语、韩语、阿尔巴尼亚语、阿拉伯语等5个语种,马其顿语版也正在计划中。英语是国际通行语言,日本、韩国是重要的周边国家,阿尔巴尼亚、阿拉伯、马其顿则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和地区。

多语种出版,打造一个小IP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讲话中经常使用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用老百姓的语言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成为他的一大特色。由于上海交大社没有编辑出版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优先权,又考虑到语言学、马克思主义都是我社的优势板块,因此,我们转而从语言角度出发,策划出版了《平易近人》,上市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于这样一本好书,上海交大社国际合作部自然不会放过。我们采用“借船出海”的模式,与外文出版社(简称“外文社”)通力合作,联合出版了《平易近人》英文版,并于2016年1月在印度新德里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中联合举办了英文版首发式。
韩文版是由韩国出版社主动提出合作意向的。合作过程中,我们要求韩方将译稿发回审阅,还特地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仔细审读。由于韩方想要赶在其他出版社相关图书上市前推出此书,多次向我们催稿。可见,韩国出版界对于反映当代中国时势的图书有很大的内在需求。日文版则是上海交大社和科学出版社东京分社合作出版的。科学出版社东京分社多年来深耕日本出版市场,并进入了日本发行主渠道,在海外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与外方出版机构相比,科学出版社东京分社在出版导向等问题的沟通上,基本能做到无缝对接。阿尔巴尼亚语版是由阿尔巴尼亚凡诺尔出版社出版的。
自从《平易近人》推出英文版后,许多国家的出版商都和我们联络。比如黎巴嫩的阿拉伯科学出版社,正在和我们接洽阿拉伯语版;马其顿的Kultura出版社,正在和我们接洽马其顿语版。我们也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把“平易近人”四个字打造成一个小小的IP。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