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及时调整战略,抓住外交新机遇
上海交大社的“走出去”工作,主要依靠“三驾马车”。第一,主题出版“走出去”,向世界说明中国。除了《平易近人》外,上海交大社还推动成立了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整理出版东京审判核心文献和研究丛书,迄今已出版庭审记录83卷、证据文献53卷、讯问记录73卷、庭审记录中国部分汉译本12卷、研究丛书13卷。其中,《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英文版输出到了剑桥大学出版社,入选剑桥中国文库(Cambridge China Library),还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简称“总局”)“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的支持。另外,其中还有两项版权输出给了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此外,《犹太人在中国丛书》也已出版了中文、英语、德语、希伯来语等四个语种,其他版权输出工作仍在进行中。
第二,学术出版“走出去”,做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凡是社内的重大学术出版项目,我们基本都实现了版权输出,包括向爱思唯尔输出《钱学森文集》、向De Gruyter输出《光物理研究前沿》(全8卷)、向劳特里奇输出《当代语言学研究文库》、向施普林格输出《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转化医学出版工程》等。输出对象基本涵盖了欧美的大型学术出版商。
第三,“一圈两带”成为“走出去”新亮点。过去,我们的版权输出对象以欧美大型、主流出版机构为主,用三个字来说就是“高、大、上”;后来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政策精神后,逐渐理解了“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在国家外交布局上的重要意义,将战略调整为欧美国家和“一圈两带”国家并重,拓宽了版权输出的地域和语种范围。
关注政策动态,提升“走出去”效率
总结《平易近人》版权输出以及上海交大社“走出去”工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住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遇,紧紧依靠总局的指导。其一,在政策方面,总局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等包含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要认真学习。其二,在项目资助方面,一家出版社在国外市场单打独斗、自负盈亏,往往困难较大。近几年来,上海交大社多个项目获得总局“经典中国”“丝路书香”等工程的支持,包括总局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合作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其三,在平台支持方面,要利用好国际书展,特别是主宾国活动。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活动期间,我社举办了江泽民学术著作英文版首发活动;伦敦书展主宾国活动期间,我们举办了《钱学森文集》首发式;美国书展主宾国活动期间,我们举办了《东京审判证据文献集成》首发仪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