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前,海外网站自发组织、大量翻译转载我国网络文学作品,这一现象说明我国网络文学在海外有较大市场潜力。正因如此,国内许多数字出版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网络文学“走出去”开始从“送出去”转向“卖出去”。
翻译是很“磨人”的工作,但还是有一些国外民间翻译组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翻译着我国的网络文学作品,更有大量国外“粉丝”和“迷妹”等着这些翻译组的更新。阅文集团CEO吴文辉称,中国网络文学目前已经可以和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走在了中华文化输出的前列。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从小众走向主流,从国内走向国际,在海外已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历史和神话创作的网络文学,让西方网友们耳目一新。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译介有助于改变我国版权外贸中长期存在的不对等、不平衡、逆差较大等问题,也有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的网络文学平台和数字出版企业也看中了这一商机,努力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
网络文学“走出去”的三级跳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与“走出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对外交流,推动‘走出去’”,鼓励网络文学作品积极进入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网络文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加大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对外贸易、版权输出、合作出版传播渠道的拓展扶持力度。这标志着网络文学被纳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范畴内,受到国家重视。而近年来网络文学“走出去”的范围也从台湾地区逐步扩大至东南亚地区以及欧美市场。

武侠世界2014年-2016年点击量一路上扬
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第一站是我国港台地区,其中以我国台湾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1991年,台湾信昌出版社进入大陆的出版市场找写手,随后各台湾出版商纷至沓来。2003年之前,大陆地区网络文学没有付费阅读模式,而当时台湾书价昂贵、稿酬优厚,一部6万字的小册子定价140-160元。据网络文学作家真邪介绍,自己的武侠作品“秦宝宝大系”、《帝国骄阳》、《半鬼传说》都在台湾出版。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家萧潜、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此时主要精力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彼此竞争激烈。数据显示,来自大陆的网络小说写手曾一度支撑台湾小说出版的半壁江山。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10月,自起点中文网推出在线收费阅读的模式后,大陆的网络写手才逐渐回归。加之后来台湾经济日益下行,台湾的网络小说出版市场逐渐萎缩。
网络文学“走出去”的第二站是日、韩及东南亚周边邻国。东南亚市场对我国的网络文学有着旺盛的需求,北京天下书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蔡雷平告诉记者,2005年曾有泰国的出版社主动找到他,将他的作品《灭秦》《霸汉》译为泰语出版;2009-2013年,越南翻译出版的841种中国图书中,就包括了阅文集团的《鬼吹灯》系列,很多越南“晋江迷”使用翻译器翻译中文作品,晋江文学城同20余家越南出版社、2家泰国出版社、1家日本合作方开展合作,向越南输出200多部作品的版权;韩国ParanMedia出版社自2012年起,相继购买了桐华在晋江文学城上首发的《步步惊心》等3部作品的韩文版权。繁荣背后也有人质疑,东南亚人口基数小,语言种类众多,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空间可能不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