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位民营图书公司的营销编辑表示:不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效果都不太好,甚至微博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三四年前,一些作者的图书营销内容微博转发量数千,可现在已经滑到了几十。这位营销编辑认为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平台,才是目前较有活力的营销新力量,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无论免费或者付费,在图书推广上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他还透露出版机构在这些平台上面的营销预算,也逐渐在提高。目前,行业内出版机构自有新媒体平台以及粉丝社群的运营比较难,一般都是和其他的社群或者平台进行合作。
“营销编辑到底是应该挖几个亮点、写几篇文案、蹭几个热点推推书,还是真的要把图书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大家?”一位已经有五年工作经验的营销编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此外,“如何把握内容为王的节奏”“如何精准定位平台”等也是他们最想要了解的问题。在这些困惑面前,弄清营销的基本概念和营销目的显然是最重要,毕竟图书营销工作仍然是营销学的一部分。
记者还采访了一位有着出色营销能力、身经百战的资深营销编辑,他能通过独具慧眼的选择以及精准的定位手法,为市场表现不佳的图书迅速找到市场,卖出高销量。但谈到这其中的奥秘,他并不想分享太多,毕竟秘密说出来就不是秘密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精准定位平台绝对是图书营销的关键,而找到亮点进行放大和推广也十分重要,分析清楚核心读者的需求,动用一切方法将二者串联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推广效果。
而另一位经常从事微信公众号运营及新媒体推广的营销编辑则道出了当下图书营销必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要创造能传播的内容,二是要找到合适的平台,三是要能够让这些平台参与图书的传播。他提到,大部分图书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通常都是“看天吃饭”,偶然因素居多,但能够引爆社交圈的文章及图书较少。对此,他给出了应对策略,“比如针对单本书的营销目标,至少要做到,细分领域的头部媒体都参与这本书的推广,这样就能深入核心人群,得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受累不讨好 难有成就感
以上这些困惑,以及岗位在出版社中的尴尬地位,都让营销编辑们觉得这份工作朝不保夕,不是一份适合长久干下去的工作。“‘书卖得好是书好,卖得不好是宣传不行’,这是营销界的自嘲金句。”一位营销编辑如是说道。因为无法量化工作内容,且工作过于繁琐,营销编辑在工作中难有成绩和亮点,很难产生成就感。加之营销编辑岗位晋升空间有限,岗位流动性强,且该岗位通常在出版机构都是定岗定薪,容易遇到工作回报和业绩不挂钩、个人价值无法充分发挥等问题,使得营销编辑们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

想要提高营销编辑的工作积极性,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目前定岗定薪的现状,创建激励机制,提高营销编辑的工作热情。据记者了解,目前出版社考核营销编辑的方式主要有:通过图书年度销量按比例结算提成或定期考核发稿量、具体图书销量等方式。但即使是按照销量提成的方式,营销编辑能够拿到的占比也很低,仍然无法调动起积极性。再加上营销编辑的工作十分繁琐,例如为活动嘉宾订票、接送嘉宾等事情都由他们来完成,而此类工作往往很难去量化去匹配相应的酬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