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各地开列“十三五”文化菜单:受益广重传统 凸显地缘优势

[ 来源:佚名    点击数:829    时间:2017/4/9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一片叫好,不仅点燃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让舆论惊呼传统文化终于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如何把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下去,借助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也是各省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提出建设具有浙江特色、优势明显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北京市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上海市首次提出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一倾向在戏曲与文物保护方面更为突出,几乎各省市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如安徽省“十三五”文化改革规划中提出“振兴戏曲”与“文物保护利用”两大行动计划。江苏省制定《关于支持江苏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和《江苏戏曲传承发展规划》,加大对江苏地方戏曲院团和地方戏曲创作的扶持力度。山西省提出“四大梆子振兴工程”。

  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各省市的要求则更为具体——安徽省提出规划期内完成200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或抢险加固工程;完成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项濒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录及资料整理入库;创建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3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6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福建省则在突出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力争申报成功与朱子文化相关的1~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确定2~3个省级和10~20个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争取设立国家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市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有关文化发展路径图已逐渐清晰。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发展或将迎来爆发期,如何将这些政策福利化为发展动力,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是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