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第三,增加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建议对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跨国并购项目提供更多政策性支持,强化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资金、引导资金对国有文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制定相关的文化产业优惠政策,以促进和加快产业发展,更好地配置产业资源。
第四,精简海外投资的审批手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议为国有文化企业重大境外投资提供通关便利,建立健全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精简海外投资审批的相关环节,为文化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更高效审批服务。
第五,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支持。建议加大对国有文化企业国际化运营人才引进和激励的支持力度,使国有文化企业在引入紧缺型人才时能有更宽松的引进政策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既能引进人也能留住人。
关键词七:学术期刊的发展
3月4日,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小组讨论会上,邬书林说,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科学发现、技术进展、思想创新、管理经验形成的思想结晶和知识财富,国家的强大也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学术话语权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和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学术期刊的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期刊整体学术质量不断提升,一批期刊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但全世界学术期刊依然被发达国家垄断,如何加强中国的学术话语权是业界应该普遍关注的话题。
李东东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李东东认为,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依赖于学术期刊从业者,特别是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事业热情。可以说,编辑出版人才是学术期刊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核心要素。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学术期刊的改革方向;针对高端优秀人才,建立国家层面激励机制;放宽出版专业资质,拓展学术期刊人才引进渠道;改进继续教育方法,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除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邬书林认为,“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首先,在资源配置方面对学术期刊予以倾斜,完善学术期刊审批制度,加大优质出版资源供给。其次,开展学术期刊集约化数字化发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效果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学术期刊集群,提升学术期刊整体规模效应、运营能力和发展动力。再次,将精品学术期刊纳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品牌工程”,打造一批学术质量高、社会效果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名刊。最后,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本报特别报道组综合报道)
(本文编辑:王谊秀)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