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智学苑智能教学平台上线,之后,相继有文泉书局、书问等数字化产品推出。
2014年,是教育类出版社数字资源产品推出较多的一年,人大社的人大芸窗数字教材、高教社与网易合作的中国大学MOOC、邮电社的人邮学院、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卓越大学出版联盟·高校数字教材协同出版平台”等等数字产品和平台均在这年推出。
2015年,是教育社数字资源建设大规模落地的一年,许多筹备多年的产品在今年正式推出:北交大社基于媒体融合的M+BOOK、中医药社的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继续教育子平台——医考在线等陆续上线。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绝大多数教育社推出的数字资源产品,是国家扶持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资金支持型项目,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是否具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值得持续关注和探讨。

从数字资源使用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早期,PC端产品是最主要的发布平台,而2014年开始,产品的发布平台已经逐步扩大为PC端+移动端,并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那么,移动端具有屏幕小、社交性强的特点,各社产品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用户的喜好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创新商业模式,是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三部分,出版社最有优势的纸质教材与其数字资源配套的发展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