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从改革趋势看,我国高考实现的是学生和大学之间的双向选择,政府起监控和协调作用。至于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的大学出了营私舞弊现象、教育腐败现象,那就去治理这种现象。这样学校可以取消或者暂停自主招生资格。有的在自主招生内容测试方面出问题,那就解决测试问题。但是改革目标不能动摇,该坚持的改革必须坚定地继续下去。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考生前途和众多家庭利益,涉及教育观念变革、教育制度更新、教育利益格局调整,以及相关教育技术应用。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广泛参与,是一项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说它牵一发动全身并不为过。在改革中会遇到各种阻力,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社会责难,就会影响改革的进程。我们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否则就会搞乱高考招生制度。
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大治理力度,规范考试招生秩序,坚持打击各种舞弊行为。包括清理和规范各种加分政策,让广大考生在相同起点上公平竞争。从今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加分。大幅度减少奖励性加分,保留的也要有一个合理分值。要加大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管,尤其要规范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完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避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因为民意丧失而流产。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实施配套改革。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要协同,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协同,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要协同。每个高校要反思和审视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方式,完善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将来高校可以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三门、或两门、或一门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到底怎么选?是指定科目还是不指定科目?指定几门?需要认真研究。要抓住机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来是按专业录取入学?还是按学科类录取入学,怎样探索宽口径、多样化入学培养机制,都需要积极探索。
中小学校也将面临严峻挑战。去年高一学生入校,浙江、上海就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涉及到高中学业水平科目的选择。试点省份将来考生可以从10几门高中课程选择3门学科考试成绩纳入到高考成绩。现在高中学校的校长、教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大学。现在高中阶段课改,新一轮已经启动了,后面跟着的课标就出来了。各个科目教材的编写在紧锣密鼓进行。这跟出版界关系很大。学生评价制度如何改革,教师的指导能力、发现学生特长或潜质的能力如何提升,将来的孩子要选择三门高中学业水平科目谁来选。都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也要进行改革。如果试点成功的话,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现在高中的文科和理科班要不要分了?如果还分,那教学和课程又如何安排?
如果不分了,教学组织又如何设计?学生在高中选择余地大了,中国的CAP课程如何设计,如何实施?这都涉及到教材教辅问题。这样一来,中小学,特别是高中的分层教学、分组式教学,学生实行的选课选科制度以及“走班”教学,都势在必行,非改不可。这也都涉及到教材教辅资料编写和出版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到师资队伍的建设,涉及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改革。所以说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到了关键时刻。出版界对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出版业规模来说,教育类的图书、教辅资料和中小学学生的书籍出版,占到整个图书出版的三分之二。希望出版界的人士高度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加强同教育界的联系,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基于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给教育出版带来新的挑战。希望教育界和出版界加强联系,共同努力,用出版成果促进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改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