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亚洲科技出版:挑战、开放与未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读者的阅读行为和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在发生着变化,科技出版板块因最具活力、创新性及发展潜力而越来越受到重视。8月27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日上午,法兰克福书展、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共同主办“2014亚洲科技出版论坛”,力邀来自国内外科技学术出版集团及美国版权结算中心的高管人士,担任演讲嘉宾,与国内外的学术、科技出版界、学术科研机构、图书馆界等各界相关人士共同探讨学术出版的新发展新挑战,为学术、科技出版界人士搭建了一个面对面沟通交流的绝佳平台。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龚迎新主持论坛,法兰克福书展副总裁傅蓝、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党委书记任江哲分别致辞。
在亚洲开展科技出版面临多重挑战
■汤恩平(Dr.NielsPeterThomas,施普林格德语科技出版部高级副总裁)
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信任相关的,我们必须建立一种长期的信任,作者要信任出版商会给他们提供最佳服务,出版商也要信任作者带给他们的是高质量的内容,这是亚洲科技出版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在亚洲进行科技出版,尽管内容是全球出版的,但是内容的获得是以人为本的。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在很多地方建立办公室。我们必须要在亚洲不同的地方建立办公室来开展服务,要进入到一个国家,会遇到一些不同的障碍和来自当地的挑战。
当然,还面临其他挑战,即来自不同的研究传统和文化、不同环境的挑战。有两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是数字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数字化带来规模经济的发展,很多作者认为电子出版省去了打印和购买纸张的费用,把内容放在网上就完了。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在施普林格,我们对内容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而且要求建立非常庞大的IT基础架构,这些小公司是支付不起的,欧洲很多中小型出版社的压力非常大,接下来的两三年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建立起必要的IT基础架构,只有大的出版商能够真正实现电子出版和数字出版。另外在出版社的商业模式方面,他们也面临很多压力,过去科技书刊都是订购模式,现在有很多采用开放获取模式。这会对科技出版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