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2014中国按需出版论坛:重构创新出版商业模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倪成
从最初的怀疑与观望,到如今的期待并积极投入其中,近三四年来按需出版渐受广大出版从业者的关注,这种新型出版商业模式已成为部分出版社降低库存、解决成本压力的有效手段。据统计,目前欧美每年有40万种图书采用按需出版,每种图书的平均销量为300册。在美国,按需出版已经不再是试验阶段,而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按需出版业已从概念开始逐步落地生根。
为了让业界更好地了解按需出版发展,8月29日上午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北京印刷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数码与网络印刷分会、《印刷工业》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按需出版论坛”,于BIBF期间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W-105会议室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副司长徐胜帝、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中国印刷及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袁建湘、中国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刘拥军、北京市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等领导出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数码与网络印刷分会理事长黎雪等6位演讲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实践与心得,来自国内出版、印刷企业的150余位嘉宾出席了当天活动。论坛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数码与网络印刷分会秘书长张建民主持。
2014中国按需出版论坛是该论坛第二次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会场成功举行,这也是论坛组委会为扩大论坛国际影响力,让更多出版企业关注、参与、了解按需出版的有效举措。2014中国按需出版论坛以“商业模式的重构与创新”为主题,聚焦按需出版在国内的最新进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得到了国内外出版、印刷企业的广泛关注。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出版界、印刷界的150余位嘉宾就按需出版、印刷等方面问题聆听了演讲,交流了经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长贾杰、中国财富出版社社长王波、冶金工业出版社社长谭学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杨西京以及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