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出版传媒业相对特殊的行业属性,围绕股权的分配和兑现还有一定的政策限定和难度。相比之下,在一些出版项目、选题策划中,进行股权激励则显得可行性更强。
2014年5月开始,黄山书社针对一般图书选题竞标会试点“项目股权激励制”。为了充分调动编辑和营销人员做好书做畅销书的积极性、提高一般图书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该社决定试水“项目股权激励制”,即一个一般图书项目允许员工个人投资25%,由投资员工担任项目负责人并牵头组织项目团队,完成市场调研、成本核算、宣传营销、发行推广等工作。如果该项目亏损,员工及其团队承担25%的亏损额;如果项目盈利,员工及其团队则能分享50%的利润额。
据悉,黄山书社拿出的6个竞标项目,均来自于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的优质选 题库,类别有科普类、少儿类、文艺类等。黄山书社社长任耕耘介绍说,以往,一般图书的选题由社委会拍板、员工负责执行,社里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员工所得奖励与付出也不成正比。因此,该社想通过这种尝试完善激励机制,凸显员工及其团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经营模式、宣传营销上大胆创新,为出版社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类似的案例还有长江文艺出版社《贾斯汀·比伯——第一步到永远:我的故事》的策划。该书编辑陈俊帆告诉记者:“2010年社里考虑引进这本自传,但版权费用颇高,而社里对贾斯汀·比伯的受众读者和潜在市场又存在些许顾虑。”在编辑作了市场分析并提议下,出版社决定与5位编辑分别出资买下版权,各占50%,启动该出版项目。该书一经面市就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表现不俗。陈俊帆说,这种在出版项目中采取股权激励的模式非常新鲜,“几位编辑的积极性很高,毕竟是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大家各尽其能,努力把项目做好”。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业务部部长韩敏对该社与员工的创新尝试表示认同,他说,虽然各个下属成员单位尚没有实际推行类似的模式,但此次出版项目展示了创新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值得肯定与鼓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