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童书推荐:投入着、开心着、纠结着
■孙建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儿童文学理论家、作家)
时常受邀参加童书推荐工作,各种情形都遇到过。有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邀的,有中小学校、幼儿园邀的,有家庭、朋友邀的,有评奖部门邀 的,有民间阅读机构邀的,有国内邀的,有国外邀的。笼统来说都叫“童书推荐”,但细究起来差别不小。由于邀请方的需求不同,推荐工作的重点自然也会有所侧 重。
媒体多强调当下关注的、吸引眼球的,中小学校多需要类别全面的,评奖部门通常都有被推作品时间上的限定。一些民间阅读机构常常会追随时尚风潮指定某些新兴类别的推荐,比如,指定绘本的推荐。有些邀请方开宗明义:新作推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曾有一家刊物邀我为少年读者开列十部有意义又有趣的童书书单,对方希望我在推荐每部作品时附一个推荐语。这很正常,推荐作品,必然有推荐的理由。但对方 在后面还特别加了这么一句话:“希望这个推荐语,不是人云亦云的套话,必须是有个性的推荐语。”这个“必须”的确有些特别。不过,这也恰恰是我所期待和看 中的。好作品自有好作品的基调和底色,没有这个,成为不了好作品。但好作品的读者是千差万别的,好作品的魅力恰恰在于读者感受相同与不同之间的差异性。能 在共性中显示个性,本身就是一种导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