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在杂志创刊25周年时,ELLE还和英国剪纸艺术家合作,推出大制作——时装短篇《狮子座幻想》,由周迅主演,在巴黎和上海取景拍摄,亦引起很大反响。拍摄过程非常复杂,短片投入也在百万元以上。
微电影ABC
ELLE微电影的拍摄主要由杂志社来完成。杂志社组建视频团队,8人专门负责微电影项目,根据拍摄需求,ELLE也会选择与国际团队合作。当拍摄想法、方案出来之后,再选择导演拍摄。刘玫伶表示,整个微电影制作其实是由ELLE编辑部来控管生产过程,当中邀请一些职业摄影师拍摄执行。微电影项目基本不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合作,杂志社希望微电影里更多包含ELLE精神、理念。ELLE计划每年至少推出3部自身品牌立意的微电影,让读者了解到平面媒体跨足视频和微电影拍摄的技术,以及视角的呈现形式。
除自身品牌打造和推广为主的微电影外,ELLE还在制作另外一种模式的微电影——为广告主拍摄的微电影广告。即与广告主达成定制化拍摄微电影的商业合作,站在广告主品牌视角为其制作微电影。目前这一部分业务正越来越多。最近一部是与卡地亚品牌合作的微电影,邀请香港著名模特LisaS在镜头前畅谈生命中的爱情、友情、亲情,以叙事的方式巧妙讲述品牌故事,并制成短片,与众分享。ELLETV栏目最近还拍摄了“张辛苑勇闯时装周”系列,已有几集可以观看。这一模式合作拍摄的微电影大多都为时装短片,ELLE与玛丝菲尔、巴宝莉、周大福等品牌都有此方面合作。
ELLE微电影与广告主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纯商业模式,即帮客户策划脚本、拍摄、选角等所有内容,以客户品牌视角为主导,客户支付所有拍摄费用以及媒体费用。另外一种是自身品牌微电影大制作中,由于拍摄金额巨大,ELLE往往会寻找一些投资和赞助,在服装、珠宝上将品牌植入,拍摄表现方式不依照客户想法。此种模式往往杂志社投入绝大部分资金,投资商只占小部分。
品牌宣传类微电影基本不盈利,其目的只是品牌建立和维护,商业性微电影的盈利已占到越来越高比重。以平媒广告收入为主的杂志,现在微电影盈利已占到两成,并继续高速增长。“客户不断将平面投放预算转移到其他平台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产品、制作能力和内容,是没有办法留住他们的。”刘玫伶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