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3月1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行业中介组织,发挥其在出口促进、行业自律、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张洪波表示,文著协正在发挥这样的作用。2013年12月,斯洛伐克《世界文学评论》杂志计划在2014年2月推出由本国汉学家翻译的“中国文学专刊”,委托文著协联系中国作家授权。由于发行量仅有几百本,翻译和出版成本较高,项目就要泡汤。最后经文著协协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其提供了翻译和出版补贴,使专刊顺利出版。
目前,出版机构也在通过海外机构、高校及国内研究机构等渠道增强对于汉学家资源的聚拢和开发。多位业者提醒,出版业者对世界汉学大会等各种汉学家参与的活动关注度不佳,而这些会议恰是积累汉学家资源的重要途径。
郑磊告诉记者,五洲社每年推出300余种外文书,重点产品都需要有汉学家参与,因此仍急需扩充汉学家资源。值得欣喜的是,优质图书的“走出去”也成为吸引汉学家的一个途径,不少汉学家就主动联系五洲社,促使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业者指出,“中国热”使汉学在国外成为热门学科,但国外达到相当水准的汉学家仍有限,国内业者需不断收纳汉学家资源,优中选优,并加快对一些领域稀有汉学家的发现和借力。
声 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