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彭伦:确实有一定的好处。如果是一个不了解出版的译者,交上来的稿子往往体例比较乱,我本身是编辑,所以译出来交给编辑的稿子比较清楚。既做翻译又做编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设身处地地为译者着想,跟译者会有顺畅的沟通,建立比较好的个人关系。好译者不多,优秀的译者可能不只跟你一家出版社合作,所以如果是跟译者有很好的交流,更容易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对译者也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书,也就方便我们为书稿找到最合适的译者。一本书找这个人翻译了,就不会用别的人,一般都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大家都比较满意就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我的译者很多都是跟我合作做了好几本书。
百道网:最后聊一聊您跟出版业结缘的故事,您毕业以后是怎么做了编辑的呢?
彭伦:我是上外国际新闻系毕业的,原来想做记者,但是我又对图书比较感兴趣,想做一份两者都能兼顾的工作,当时没有机会,后来进了一家服装企业做翻译。三个月后我去了互联网企业亿唐,在新闻频道做了三年的新闻编辑,主要做国际新闻。这之后又去了之前很想去的文汇读书周报,慢慢地转向图书编辑,2004年加入99读书人,到现在差不多十年,想想也是很长时间了。
关于这份职业,我是这样想的,编辑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工作,做翻译书周期比较长,刚入行的编辑要出成绩往往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有些编辑可能在图书公司间跳来跳去,这实际上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因为从策划、确定选题到图书出版往往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出版以后如果不是畅销书的话要长久地跟进销售,发行、渠道、媒体也要做得充分,才会慢慢地有效果。如果两三年跳一次,之前的积累全都没了,在上一家公司签的书带不走,原来做的书就白做了,对作者也没法做出交待。我觉得年轻编辑要成长,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其次要有足够的耐心。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