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在杨德炎先生的追悼会上,他的遗像后的背景就是《四库全书》成书后的书柜图,他几次和我及有关朋友一起在文津厅书柜陈列前留影,设立“文津厅”也是杨德炎先生的创意。商务印书馆会议室以特殊意义命名的还“新华厅”、“菊生斋”,而以文津厅最为典雅大气,每当有重要活动及参观、接见,杨德炎先生都是以文津阁《四库全书》出版来展示百年商务印书馆的不懈追求。

有些人奢谈理想,更有些人忘了出版的担当与责任。杨德炎先生虽从不作领袖群伦之志,但他对文津阁《四库全书》项目的接纳、推动及至投入、完成,足以体现了他在赓续商务印书馆传统上的新担当,出版《四库全书》是商务印书馆百年梦想,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动,三十年代部分出版,八十年代台湾完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新世纪初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出版,杨德炎先生是最终的圆梦人和筑梦者。

《四库全书》出版当然无止境。在商务印书馆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我和杨德炎先生商议,以仿真本形式选印了四种七册,他不仅欣然同意,而且委托我专门制作了二百套。他高兴地说,我这回送礼有好东西了,不再总拿是字典、辞书去送人了。
今天,当《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即将告成之际,虽然杨德炎先生已不能亲睹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但我相信,他在天堂里一定会心而笑!
(三)
他是一个品德高超而有典雅趣味的人。杨德炎先生早年于上海外语学院毕业后,来到北京,服务于商务印书馆总编室,实际上也兼陈原总编辑的秘书,后下放干校,因外语之长而到瑞士、德国从事外交工作五年,归国后任新闻出版署外事司领导,五十一岁重回商务印书馆任职。他精熟英文、德文及国内数种方言。作为掌舵人,他以高超的品格和亲和的方式,广交朋友,培养新人,他爱才惜才,广延人才,对专业人士委以重任,而自己甘居服务角色。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他是一个善于淡化自己,推重别人的人。有一次他对我说,“我就是喜欢做一个Waiter。”侍者?他看到我不解的样子,就开玩笑似的讲起解放前银行业的侍者、西餐厅的侍者如何如何。尽管他有所解释,我心中还是不解他为什么以“侍者”自居。我至今仍不能完全得到确解,但他为作者、译者的服务精神,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不懈努力以及终生默默耕耘的作风,应是秉承了为商务印书馆这个百年老店在文化事业上的担当与风骨!文化的侍者,出版的侍者,虽是他的自谦,不也是一种真正文化人的品格。出版就是为他人作嫁衣,需要学问的不断精进和无私的奉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