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万圣书园:我们去哪里谈论国家大事?
2007年,我和几个朋友偶然发现万圣书园在芳草地的分店。书店不大,紧邻陈经纶中学的大门,躲在一栋居民楼底层。木框的落地玻璃窗,朝东开着,放了几张桌椅,像个摆了书的咖啡馆。但下午总不见阳光,屋子安静昏暗,很少看见其他顾客。那个夏天我们常去,一年后它就消失了。
我们总说是万圣选错了地方,怎么开得这样隐蔽?据说,它在西边的一个高档小区里,也开了一家分店,听说也死了(后来才知道,其实它至今还活着,只是交给了小区自己经营,万圣书园帮忙供货)—我们当时叹息说它怎么又选错了地方。万圣试图扩大它的影响力,在那两年非常明显。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还是临死之前的放手一搏。那时,到处都在说实体书店已经没有出路。我们看着第三极书店高调开张,然后昏天黑地打价格战,最后悄无声息地倒掉。整个北京,除了光合作用还在不停地发酵开新店,其他的小书店似乎也都情况不妙。听说华贸中心的读易洞因为租金太高而关闭,世贸天阶的时尚廊书店靠时尚集团的补助才能撑下去,单向街书店一直都没有收回过成本,到今年,光合作用也几乎死了。
好像总是这样,每次踏进一家书店,都会自问一句,它还能活多久?担心万圣书园的人似乎更多。有次在饭桌上,一个学者说,为了摒弃这种担忧,他会定期到万圣去采购一批书籍,仿佛如此就安心了。他说,如果万圣也没了,倒不是说没地方买书,而是生活就像被挖去了一个角。
多年来,我在万圣买过的书,屈指可数,仅能占据书架的一层。其中一本是1998年在北大小东门的万圣老店所买。我在店门口的显耀位置发现了标价2.4元的《亚洲腹地旅行记》,卖价居然也是2.4元。这本书如果在北大校内的旧书市场,书价至少会翻好几倍。那家万圣老店49平方米,也是隐藏在一条胡同里。门口一个高台,长年累月有人站那高台上闲聊。
老街在2001年拆掉后,很多人怀念它的旧日时光。他们在万圣买书闲聊的日子,在各个小咖啡馆高谈天下,那 [1] [2] [3] [4] [5] 下一页
|